苏警学子三下乡,绿色低碳筑梦行
作者:聂婧童、江原
江苏警官学院“新苏南模式”碳中和实践团为响应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探索碳中和转型路径,深入江苏各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类型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在碳中和方面的生动实践。日前,江苏警官学院学生实践团开展了“三下乡”活动。
研究院的减碳密码
在推进碳中和的征途上,前沿的减碳研究成果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实践团队的首要探访之地,选定了常熟汇智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这里不仅汇聚了纺织业绿色转型的前沿智慧,还深入展示了包括纯植物印染技术等在内的多项环保生产工艺革新,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紧接着,实践团队的足迹延伸至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这里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高地,向团队详尽阐述了其在绿色电力与绿色证书交易、绿色金融标准制定、企业碳风险评级管理工具的研发,以及零碳工业园区规划等核心领域的卓越成就。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的工作不仅彰显了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更为如何有效融合金融力量以支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这一系列实践探索,无疑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铺设了坚实的道路。
企业的减碳实践
企业作为碳中和事业的生力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各类环保企业,在碳中和转型升级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实践团寻访了其中的典型代表。南京博知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水污染治理、中水回用、生态修复环境检测等丰富的业务,而江苏乐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深耕飞灰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业务更为集中。
许多大型企业也注重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招商局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优化航线、提升船舶能效和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努力减少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南通苏通分离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加紧生产环保设备,以满足对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设备需求;南通纤意坊置业有限公司助力环保纺织产品的宣传和销售。
小微企业也没有忽视在环保领域的努力。淮安创亿密封件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污染物处理,运用环保设备减少排放。
生活因减碳更美好
江苏作为产业大省、用能大省,承担起了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在碳中和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坞丘村的碧畦良塘,到濠河的灯影清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以最鲜活生动的方式在江苏的广阔土地上展开。
本次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实践团获取了大量一手数据资料,也了解了江苏省碳中和工作的实际情况。实践团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了解碳中和的实践情况,对绿色环保事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实践团将以本次三下乡活动为基础,进一步了解、宣传我国碳中和事业,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奉献绵薄之力。